在距离最后通牒期限仅剩两天的关键时刻,特朗普与梅德韦杰夫通过媒体各自发出强烈信号,而普京则在此期间采取了四步破解的先手布局。8月6日股票配资交流平台,美国和俄罗斯的高层官员齐聚一堂,举行了一场紧急会议,讨论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到特朗普是否将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的制裁。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特朗普做出如此果断的表态?而普京则通过哪四个方面的举动,向美国传递了俄方强硬的立场呢?随着8月8日的临近,如果美国真的启动对俄罗斯的制裁,两国关系必将跌入冰封的境地。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6日从华盛顿传来的消息,美俄双方当天召开了针对俄罗斯与乌克兰局势的磋商。特朗普在会中提到,“……让我们看看结果会如何,届时我们会做出相应的决策。”当被问到是否会对俄罗斯实施100%的二级制裁关税时,特朗普表示,他从未设定过一个具体的比例。他坚持认为,国际油价若下跌10美元,将迫使俄罗斯因经济压力而自愿停火,同时美国也在考虑对俄罗斯负责石油运输的“影子舰队”进行新一轮制裁。
展开剩余76%早在8月2日,特朗普就已经采取了行动,将两艘核潜艇部署至靠近俄罗斯的海域,以回应梅德韦杰夫的警告。梅德韦杰夫曾对外警示,不要对俄罗斯玩最后通牒的把戏,并且提到,俄罗斯依然拥有前苏联时期的终极核打击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死手”系统。实际上,“死手系统”平常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监测到异常情况时才会被激活。
这个系统的启动流程包括三大步骤:首先,系统会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核辐射和地震波等可能预示核打击的异常情况;接着,系统会试图与国家最高领导人和其他指挥机构进行通讯联系;最后,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与高层指挥取得联系,系统将自动启动核反击程序,按照预设目标发射核弹。这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机制,使得西方国家在面对俄罗斯时必须谨慎再谨慎。
面对此起彼伏的威胁和制裁,普京意识到不能有所懈怠。8月1日,他出席了俄罗斯政府设定的“铁路工作者”节,并为铁路工人布置了一项战略性任务,即推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规模铁路扩建计划。这些项目的推进涉及多条关键线路,包括贝加尔-阿穆尔干线、西伯利亚大铁路干线以及连接北极高纬度地区和远东的一系列通道。完成这些项目不仅将优化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物流运输中的枢纽地位,还有助于提振国内经济和消费,抵御来自美国及西方的制约。
与此同时,8月2日,俄罗斯加快了对红军城的军事攻势,16万名俄罗斯士兵向这个战略要地发起了进攻,迅速占领了多条交通要道和关键位置,使得乌克兰在红军城的防线几乎岌岌可危。而红军城之所以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正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位于顿涅茨克州西部,是连接顿巴斯任务与乌克兰深处的核心枢纽,成为了乌克兰纵深防线的最后一道屏障。
显然,在特朗普高调表态的背景下,普京并没有受到威慑,反而加快了向最终目标攻坚的步伐。8月1日,普京在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晤后,宣布“榛树”导弹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首批导弹将按照计划提供给白俄罗斯,以此回应美国及其盟国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布署中程武器的举动。
“榛树”导弹之所以令西方感到忌惮,是因为它具有超音速的飞行能力,去年11月的试射成功表明其速度可达到10马赫,几乎无可拦截。这种导弹能够携带核弹头,并在短短15分钟内打击欧洲主要城市,欧洲方面几乎没有时间预警。
为了纵深配合“榛树”导弹的部署,俄罗斯外交部在8月4日正式宣布退出美国早已停止履行的《中导条约》,梅德韦杰夫对于此举表示,这一决定是针对北约国家反俄政策的必然结果,并对北约发出了警告,准备迎接随之而来的后续反制措施。
普京接连发出的四招强硬回应,意味着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已被俄方提前无效化,虽然俄罗斯渴望进行对话,但对于威胁和制裁的态度则是毫不妥协。在接下来的局势中,特朗普又将如何应对呢?
发布于:天津市港陆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